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【优眠科普】帮你走出孤单:儿童社交恐惧症的识别与治疗

发布时间:2024-07-19

“孩子在外面总是自己一个人待一天。”

“不听指令,从来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。”

“真的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不会抑郁”......

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,互动和社交能力差,一部分家长认为等小孩上学,情况就会改善;

另一部分家长则是每天早上送孩子去托儿所、幼儿园,都是战战兢兢、忧心忡忡的。

其实儿童社交问题原因大不同,儿童社交也是能被教导的。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,已经成为了当代家长教育中的重要课题。

微信图片_20240719174018.jpg

从这些原因上入手

指行为表现与一般同龄儿童应有的行为明显偏离的儿童,通常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影响教育的、明显而持续的行为。

1. 触觉功能失调

孩子的触觉学习不足,很容易出现触觉敏感,或者是触觉迟钝的失调现象。

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胆小、爱哭、粘人、情绪暴躁或情感冷漠等,如此,当然不利于他们与小朋友的友好相处了。

所以,对于不合群的孩子,有关触觉的感统训练,尤其是触觉按摩训练,绝对是不可少的。

2. 儿童语言障碍

语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,不管因为何种原因,只要孩子出现语言发育障碍,那么,他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会遇到困难。

比如,因为家长过分溺爱,平时吃流食太多,缺乏口腔锻炼的孩子,说话不清楚不流利,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弃和抱怨,自然会变得自卑内向,不敢走向群体。

3.本体觉发展不良

本体觉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,家长要赶在孩子12岁之前,多让孩子进行本体觉方面的训练和游戏。

只有经过大量的后天锻炼,将孩子身体的协调性,灵活性不断提升,才能更好的与小朋友们相处,进行课堂学习,每天自信满满。

4.精神、心理疾病因素

有些父母总感觉孩子还小,于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。长期这样,孩子就没有亲身实践的环境和机会,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,做什么都不会,当然会自卑,不敢进入群体,与人沟通交流。

另外家长也要警惕孩子是否有儿童分离焦虑,也可能是自闭症、阿斯伯格综合征或是其他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。

微信图片_20240719174028.jpg

社交情绪好 行为问题少

那么家长在生活中,可以做那些事帮助孩子改善不合群的问题呢?建议日常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:

1.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

通过感觉训练能够强化孩子的本体觉,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。

能够打开孩子各个神经关节区的协调互动,从而使大脑皮质的功能更协调健全,以提高语言的逻辑组织推理能力。

再配合专业言语康复训练,从而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发展,使得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流利的表达。

2.时刻留心,孩子社交无小事

孩子刚开始交友时,难免会遇到困难,他们有挫折、有迷茫,父母要时刻留心孩子的状态。

只有时刻保持关注,才能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,及时识别孩子遇到的危险,给予他需要的支持。

3.适度参与,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

孩子间的冲突让人难受,但也正是冲突,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社交。父母要学会放手,让孩子尝试独立处理矛盾。同时,我们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,比如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。

4.家长做孩子社交的带动者

每天出门的时候,可以让孩子带一些零食或玩具,这样会更有利于吸引其他小朋友主动找他玩。另外可以尝试把其他小朋友和孩子组织到一起,并尽量多玩益智合作类的游戏。

有了家长的参与,孩子会获得熟悉的触觉刺激,他会有安全感,参与度也会更高一些。

微信图片_20240719174034.jpg

最后还要提醒家长的一点是,孩子暂时无法融入集体家长也不要过分焦虑。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情绪,以及是否由于孩子本身存在能力不足所造成。

所以,家长一定要理解,及时到院检测评估,并坚持日常的训练引导,帮助孩子从根本上改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