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情绪低落,小心双相情感障碍——厦门优眠医学中心

发布时间:2024-08-05

前 言

小梦今年17岁,是一名高一学生。自从上了高中之后,近半年来情绪极不稳定,表现为时而高兴、时而悲观,情绪波动大。

经常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,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,不愿与人交流,甚至有自杀念头。

有时情绪会突然亢奋,出现大喊大叫、无故发脾气的行为,影响学习和生活。

家人发现到小梦的情绪不稳定之后,就带往医院检查。医生最终确诊她为双相情感障碍,目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。这一诊断符合双相I型障碍的标准,即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。

症状和精神状态特征:

1. 睡眠增多和(或)日间睡眠增加

2. 失眠/睡眠减少

3. 食欲过盛和(或)体重增加

4. 食欲和(或)体重减轻

5. 其他“非典型”抑郁症状,如灌铅样麻痹

6. 活动水平正常或增加

7. 精神运动性迟滞

8. 躯体主诉

9. 精神病性特征和(或)病理性自罪感

10. 心境易波动、易怒、精神运动性激越、思维跳跃

微信图片_20240805155345.png

症状特点

患者的躁狂发作主要表现在情绪、行为和认知方面。

有调查显示,90%的患儿智力正常, 但部分伴有轻度到重度精神发育迟滞、孤独症和21 三体综合征。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症状与成人相比基本相同,但儿童青少年的症状具有不典型性、不稳定性、不规则性的特征。

 情绪上

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高涨,很快乐,语速加快、讲话内容空泛,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出奇自信,同时也会表现得很烦躁、比较容易被激惹。

行为上

在课堂上容易多动,注意力难以集中,特别想外出,有一定的攻击性,乱用零花钱。

认知上

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与情绪不协调的幻觉或妄想,有明显的思维障碍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5155359.jpg

面对双相障碍,家长该怎么做?

双相情感障碍并非心理“绝症”,不少病人在经过早期治疗干预后,便不会再次发病,达到痊愈的目的。长时间内康复得最好的病人是那些不仅定期服药和找医生就诊,而且能成功的进行自我管理的人。

接受他们的病情

双相障碍病人难以掌控他们的情绪。他们没办法马上从抑郁中走出来,或是在躁狂发作时冷静下来。他们的抑郁和躁狂状态都是无法通过自制力或理性思考来克服的。所以,告诉他们“别再发疯了”或是“试着往好的方面想”不会有任何帮助。

接受你自己的局限

仅凭你一己之力是无法将你的家人从双相障碍的泥沼中拯救出来的,你也不应迫使他们在应对疾病时独当一面。你可以提供支持,但最终,病情好转得如何仍掌握在病人的手里。

为他们减轻压力

压力通常会加重病情。因此,请尽可能想办法为他们减轻生活中的压力。如果需要的话,你可以看看自己能否帮他们承担一些事。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——按时起床,吃饭,睡觉,同样可以缓解压力。

坦诚沟通

与患双相障碍的家人进行坦诚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。即使你不同意他的看法,或是无法理解他,也需要善意地表达你对他的担忧,询问他的情况,并认真倾听他的话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5155406.jpg

结 语

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病,需要持续的医疗关注和定期的评估。鼓励患者和家庭积极参与治疗过程,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。

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容易发生物质滥用,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