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——厦门优眠医学中心

发布时间:2024-08-12

前 言

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,抑郁症和焦虑症位居儿童青少年患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列,自杀是15-19岁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。

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通常起病于10-24岁,在12-15岁达到高峰,其形式包括割腕、烫伤、咬伤、抓挠、击打、扯头发、扇耳光等行为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用锐器将手臂划伤。目前,我国青少年NSSI的发生率约在10-40%,相当于至少每10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存在上述行为。

微信图片_20240812170045.jpg

导致青少年自伤自杀的原因

这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,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只成为口号,应该真正重视起来。

1、宣泄情绪,减轻痛苦

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,情绪教育都是缺失的。很多孩子根本没有一个合适的情绪表达和疏解的途径。这就导致遇到情绪问题,他们就完全不知所措,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。一旦通过各种措施接触到自伤自杀这个“简单有效”方式,便欲罢不能。

2、寻求关注,能被看到

有些孩子是希望通过自伤自杀行为来吸引关注的。例如,当着父母的面偷偷划伤自己,带着做坏事得逞的欣喜,等待着被父母发现;又或者在手上划很多红印子,便迫不及待地去给父母看……这类孩子内心是想要父母的关注的。

3、学校和社会发生的应激事件

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的时期,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冲击。而这一时期青少年处于探索同一性、建立身份认同的关键期,且自我意识增强,内心冲突增加,心理敏感,总认为别人在关注着自己,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,易受周围事件影响。

微信图片_20240812170056.jpg

应对自杀/自伤行为的方法

1、帮孩子认清自伤的危害

孩子自伤只是感觉到一时的愉快和解脱,并不能意识到这样做的各种危害性。家长发现孩子有自伤行为的时候,要及时给孩子讲清自伤会产生的不良后果,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,还会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麻烦。

2、教孩子正确的评价自己

自伤的孩子很有自卑心理,对于因评价自己过低产生自伤的孩子,家长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长处,要让孩子明白人各有所长。让他知道别人所短或许正是自己所长,这样就算自己身上有不如人这处,他也容易从心理上接受。

3、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气

自伤的孩子因长期的不被理解和信任,心理上都是怯懦的。家长要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勇气,平时有意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或擅长的事情,事情做成功之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。孩子从成功之中会找回自信,增加做事情的勇气,从而克服因自卑心理带来的自伤行为。

4、教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

遇到委屈和不顺心的事情时,可以和父母诉说,也可以和好朋友谈,或者是放声的大哭。想发怒的时候,可以跑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几声,可是跑到自己的书房胡乱写写画画,等等。总之,有了不好的情绪要及时发泄出来,不要都积压在内心。否则,孩子就很容易用自伤的方式来缓解压力。

5、确保孩子的安全

当你发现孩子透露出了自己的自杀念头时,一定要认真考虑他的话,这很有可能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,不要忽视信号甚至以为他在开玩笑,有可能他已在将这种危险的想法付诸于行动。这时及时干预,比什么都重要。

如果孩子有了明确计划,甚至有过自杀未遂,那么需要监护人24小时陪伴保护好孩子的生命,并且拿走孩子房间里锋利尖锐的物品,家里安装防护栏等。

6、寻求专业的支持

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杀行为,必须立即寻求专业的支持。家长千万不要觉得“得了心理或精神疾病很羞耻”,疾病并不可耻,要及时带孩子寻求医疗帮助。

微信图片_20240812170216.jpg

结 语

了解自伤背后的原因,掌握应对的方法,是帮助青少年走出自伤困境的关键。对于周围的人来说,要以尊重和关怀的态度,去支持那些正面临自伤问题的年轻人,帮助他们找到更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,让他们能够克服困难,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