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厦门优眠科普|大部分「自伤」的孩子不是想死,而是想活

发布时间:2024-08-21
前 言

USLEEP

近年来,有很多“小患者”因为出现故意割腕、烫伤等自伤行为被父母带到精神专科医院就医。多数小患者会否认这些自伤行为的目的是结束生命。

他们会告诉医生,他们反复自伤的目的是用躯体的痛苦缓解情绪的痛苦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、获得他人的关注,或者是为了惩罚自己、逃避令自己感觉痛苦的处境或者责任。这类行为在临床上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,或简称自残。

非自杀性自伤者主要集中在10 ~19岁年龄段。追踪数据显示,大多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,仅1.9%的青少年会呈现持续波动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。

轻生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抑郁症;然而,这也只能解释一部分原因,而另一部分悲剧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心理社会因素。

正确对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

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不等于自杀行为。有时周围人又会对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过度敏感。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涵盖范围很广,包括划伤、刺伤皮肤、伤害性搔抓身体、啃咬指甲、撞头、非运动性或非娱乐性地击打自己、拔头发、故意烫烧皮肤等。如果给每一个有过上述自伤行为的孩子都贴上具有自杀风险的标签,那么在没有足够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学校家庭支持的前提下,青少年会更加感到不安全和情绪失控。

家长一旦发现青少年的自伤行为,就应该鼓励孩子跟自己谈论自伤问题,真诚共情孩子的困境,及时陪伴青少年到精神专科医院就医。家长不要一味劝导孩子“想开点”,而是应该表达自己感受到了孩子面临的委屈、痛苦、愤怒、悲伤等负面情绪,自己有能力帮助孩子一起面对。

微信图片_20240821163354.jpg

青少年为何如此自伤?

我们会发现,有些青少年会出现反复自残,在相同的地方留下很多伤口的情况。其实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来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
随着年代不同,现在的青少年可能会面对更多无形的压力。这些压力来源于学业、社交、情绪的调适等等。但当他们找不到一个可以发泄情绪的出口的时候,会通过一些自伤的行为来让自己可以转移、平复和表达这些自己无法承受的负面情绪,借着痛感来分散和麻木自己遇到的问题。

“这样割伤自己,你不疼吗?”

“疼啊,但是伤口不再疼的时候感觉很舒服,原本觉得痛苦的事情也没什么感觉了!”

或许有些青少年,在人际关系中遇到了问题,被无视、霸凌、虐待,他们做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来让自己感觉到“我还活着”的感受,或者用之吸引他人的关注,发出信号让他人知道自己正在遭遇的痛苦经历。

可能有人会问:“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寻求帮助吗?”其实,可能他们已经尝试过了。很多时候,青少年都不会很直接地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事情,或者说,在这个状况下的青少年内心都会相当的敏感。如果他感觉到求救的对象好像也没有很理解自己、很在意自己的时候,会慢慢地打消求救的想法。

在通信发达的年代,更多的青少年会在网络中寻找自己面对的情况,这个时候,会更容易找到一些有着相同经历、类似情况的“同行者”。

当对方原本已经做出一些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时,更容易受到带动。这个时候,也会很容易导致原本就在面对痛苦的青少年开始出现自伤的行为。

微信图片_20240821163400.jpg

家长如何做呢?

1

保持冷静,提供支持

一般情况下,家长应该沉着冷静,稳定情绪,给孩子提供支持。如帮孩子清理包扎伤口,试探性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,多倾听,少评价。

2

分析原因,积极解决

不把自己在事业、生活、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,给孩子创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,提高亲子沟通技巧,学会鼓励、倾听孩子。主动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识,培养洞察孩子观察孩子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能力。

3

摆正心态,及时就诊

孩子出现自伤行为,家长既不要一味地推卸责任,也不要过分自责,不能出于愧疚心理对孩子一味迁就和退让。家长的正确做法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重视孩子情绪的同时,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,并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精神卫生门诊就诊咨询。当下最重要的是保证孩子的安全,远离伤害。

USLEEP·XIAMEN

结 语

青少年自伤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在通过语言、哭泣等表达诉求失效时,利用异常行为的“求助”。

我们要坚信,每一个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都有对生命的渴望,都有对活出自己的独立人生的期待。全社会要携起手来,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成长的环境,从不同层面参与自伤预防工作,陪伴青少年共同面对成长的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