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在外人跟前数落娃,看似催ta好,实则把ta推远了。

发布时间:2025-07-04

前言

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:
“他上次数学才考了 40 分,能考上高中就不错了!”
“玩具从来不收,你就是个懒骨头!”

“你懂什么叫累?你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。”

或许你觉得这只是平常的唠叨或督促,但事实上,这些话正一步步侵蚀着孩子的心理健康,甚至可能将他们推向抑郁的深渊。


当众揭孩子的短

家长在亲友面前数落孩子成绩差、胆小等不足,本想刺激其进步,却会让孩子感到丢脸受伤。比如考试失利被当众宣扬,孩子只会觉得羞耻,进而怨恨家长。就像自己的缺点被亲近的人公开,会感到被背叛而疏远对方,孩子也一样。旁人听到后还会给孩子贴负面标签,进一步孤立他们。



批评孩子上升人身攻击

孩子犯错,家长应就事论事,如说“玩具没收好易丢,一起想办法”。但部分家长情绪失控,用“懒骨头”等话语羞辱,会让孩子自我否定。孩子能接受正常批评(如“这样不对,捡起来丢垃圾桶”),但人身攻击会引发反抗。


否定孩子的感受

孩子面临学业、社交等多重压力,当他们表达累、不想上学、心情不好时,家长若用 “你不懂累”“别人都上学”“你没什么好郁闷的” 等话回应,会让孩子觉得感受被忽视、被贬低。长此以往,孩子会封闭内心、压抑情绪,而许多抑郁孩子的自我封闭,正是始于情绪长期不被理解。


结 语

身为家长,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。管教孩子的目的,应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是有价值的,即便有缺点也能进步,即便暂时做不到也有父母的支持,即便有些小毛病也依旧值得被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