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日常:如何应对情绪的 “急刹车” 与 “猛加速”。

发布时间:2025-08-23

前言

阿哲(化名)闹钟定在早七点,却很少准时起。并非赖床,醒来时常像被无形网裹着:有时莫名兴奋,凌晨三点就起来整理衣柜,翻出十年前旧衣分类;有时又很低落,睁眼躺到中午,连够床头水杯都费力。

双相给人带来的变化


他说自己身体里像有个失控的开关。手机备忘录记录显示,上周三上午他还兴致勃勃规划周末露营,下午就对着电脑发呆,懒得回客户消息;还有次和朋友约好吃饭,出门前半小时突然觉得 “没意思”,躲在窗帘后,直到对方打第五个电话才接。


这种情绪的 “急刹车” 与 “猛加速”,藏在生活的每个缝隙里。情绪高涨时,他会一口气买五本根本没时间看的书,在会议上抢着说个不停,回家才发现自己答应了三个做不到的事;低落时,沙发成了唯一的避难所,外卖盒堆在脚边,连猫蹭他的手都懒得抬。


阿哲摸索出一套 “缓冲技巧”,是在无数次碰壁后总结的:



“缓冲技巧”



给情绪装个 “预警器”


他在手机里建了个 “状态日记”,每天睡前花三分钟记三句话:今天睡了多久?有没有突然想吃很多东西或完全没胃口?有没有说过 “这有什么难的” 或 “反正都做不好”?慢慢发现,情绪要 “加速” 前,往往会失眠、语速变快;要 “刹车” 前,会突然不想说话、对光线敏感。



备个 “应急包” 对抗极端


高涨时,他把信用卡锁进抽屉,换成定额现金出门;列一张 “待办清单”,让家人帮忙划掉那些 “看起来很棒但不紧急” 的事。低落时,他在客厅放了个 “能量箱”,里面有喜欢的漫画、舒缓的钢琴曲歌单、甚至还有小时候玩的积木 ——“不用强迫自己做什么,哪怕只是搭块积木,也算动了一下。”



给社交留个 “弹性空间”


和朋友约好见面时,他会提前说 “我可能临时需要改时间”;同事聚餐如果觉得烦躁,就找个借口去走廊站五分钟。“不用硬撑着假装‘正常’,承认自己今天状态不好,反而轻松很多。”


结 语


就像开车遇到弯道,不硬踩油门,也不猛踩刹车,轻轻打方向盘,总能慢慢找到平衡。生活本来就不是一条直线,那些高低起伏里,藏着慢慢摸索出的勇气与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