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“小时候叽叽喳喳跟我讲学校趣事,现在回家就关房门,问三句才答一句。” 朋友说起上初中的儿子,满是无奈。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:孩子明明没经历大挫折,怎么越长大越沉默?其实,这种转变背后,可能藏着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创伤 —— 情感忽视。
关于情感忽视
情感忽视并非打骂,而是孩子的情绪需求长期不被看见:孩子分享喜悦时被敷衍,倾诉委屈时被否定。一次次情绪不被回应后,孩子会觉得 “我的感受不重要”,进而选择沉默。
这种忽视会悄悄改变孩子:有的变得过度懂事,有的遇挫折就自我否定,有的看似独立却缺爱难信任。可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学习,没意识到情感回应的重要性。
打破沉默的关键是 “回应情绪” 而非只解决问题:孩子考差时,先共情 “我知道你很失落”;孩子抱怨作业多时,先认可 “确实辛苦”。
同时,多花时间 “高质量陪伴”。放下手机,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、听他讲学校的小事,哪怕每天只有十几分钟,也能让孩子知道 “你在我心里很重要”。
结 语
孩子的沉默从不是突然的,而是无数次失望积累的结果。别等孩子关上心门才后悔,从今天起,看见他的情绪、回应他的感受,才能让沉默的孩子重新愿意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