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 言
“老师,孩子这几天一提到上学就哭闹,说什么也不肯出门。” 开学第一周,心理咨询室里迎来了不少焦虑的家长。这类情况并非个例,每年开学初期,总有孩子出现明显的厌学反应。 厌学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厌学往往有迹可循:有的晨起拖延、找各种理由请假;有的在学校坐立难安,注意力难以集中;还有的情绪低落,甚至拒绝与同学、老师交流。这些表现背后,可能是假期作息紊乱后的不适应,也可能是对新环境、新学习任务的畏惧,或是亲子沟通中积累的压力在开学节点爆发。 家长要避免指责 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首先要避免指责。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平等交流,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扰,比如 “是不是觉得新学期的功课有难度?”“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?”,用共情代替说教。其次,帮助孩子调整状态,一起制定规律的作息表,逐步恢复学习节奏,从简单的学习任务入手,帮孩子重建信心。 学校和老师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趣味课堂、破冰活动缓解孩子的紧张感,多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孩子,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。同时,孩子自身可以尝试主动与同学建立联系,参与班级活动,把对开学的抵触转化为对新事物的期待。
结 语 厌学情绪并不可怕,关键是及时察觉、正确引导。当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,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与支持,他们就能更快适应新学期,重拾对学习的热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