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别让爸妈担心”“说了他们也不懂”“这点事算什么,忍忍就过去了”—— 当焦虑袭来时,很多人习惯把情绪咽进肚子里,独自消化。可越是硬扛,焦虑越像藤蔓般缠绕心头,悄悄消耗着身心能量。
不要害怕说出“焦虑” 考试前焦虑失眠却装镇定,与朋友闹矛盾委屈却装无所谓,对未来迷茫却强说“一切都好”。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,反而会在深夜翻涌,或通过暴躁、沉默等方式显现,甚至让人自我怀疑。 更揪心的是,“自我消化”常源于“怕被否定”:怕说出来被笑“脆弱”,觉得“只有自己不行”,或不想麻烦别人。但其实,真正在意你的人怕你独自承受,愿意倾听的人不会轻视你的焦虑。 给情绪找出口 1、写日记把烦恼逐条列出,会发现 “天大的事” 也能拆解成 “可解决的小事”; 2、找信任的朋友、家人说说心里话,哪怕只是一句 “我现在很难受”,也能减轻心理负担; 3、通过跑步、画画、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让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; 4、如果实在找不到倾诉对象,对着镜子自言自语,也是与自己和解的方式。
结 语 焦虑从不可耻,硬扛才最辛苦。承认自己 “需要帮助” 不是软弱,而是勇敢。别让自我消化困住自己,学会向外求助、向内接纳,才能让焦虑慢慢消散,重新找回轻松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