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“网瘾老人” 异军突起,为何被忽视的他们也深陷网络泥潭?

发布时间:2025-09-11

前 言


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网民 1.7 亿,不少人沉迷手机,影响作息健康,其背后需求常被忽视。


老人沉迷网络


老人沉迷网络,本质是对情感与价值感的追寻。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,不少老人面临 “空巢” 处境,子女忙于工作难以常伴左右,而手机里的短视频能带来即时娱乐,社交软件能连接远方亲友,“赚金币” 类小程序则让他们感受到 “付出有回报” 的价值感。此外,老年人退休后生活节奏放缓,缺乏新的兴趣寄托,网络便成了最易接触的 “精神寄托”。


可过度沉迷的代价不容忽视:长时间低头看手机,容易引发颈肩不适、视力下降;熬夜刷视频打乱作息,影响精神状态;更值得警惕的是,老年人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较弱,容易被虚假广告、诈骗链接套路,不仅可能蒙受财产损失,还可能因轻信不实内容徒增烦恼。



帮助老人合理用网


帮助老人合理用网,需要家庭与社会共同发力。作为子女,与其简单劝说 “少看手机”,不如多抽时间陪伴聊天,带他们参与社区活动、培养养花、下棋等线下兴趣;可以耐心教老人辨别网络信息,帮他们设置安全防护,避免受骗。社区也可开设老年人数字素养课堂,不仅教他们使用智能设备,更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网络内容。


网络本应是丰富老人生活的工具,而非填补孤独的唯一方式。当我们关注青少年 “网瘾” 时,也别忘记回头看看那些抱着手机的老人 —— 他们需要的不是 “戒网”,而是更温暖的陪伴与更丰富的生活选择。让老人既能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,又不被网络裹挟,才是真正的关爱。


结 语


当家庭陪伴与社会帮扶双管齐下,老人便能跳出对手机的依赖,既享受网络便利,又拥抱真实生活,在科技与温情中安享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