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 言
近日,陈奕迅和彩虹夫妇因焦虑引发躯体化症状的消息引发关注。作为公众人物,他们虽家境优渥,却仍被焦虑困扰
焦虑躯体化 陈奕迅曾在舞台上出现胸口不适、呼吸急促等表现,坦言因压力陷入焦虑状态;彩虹夫妇的丈夫则因长期高强度工作,出现全身酸痛、难以入眠等问题,深受其扰。这让人们意识到,焦虑的躯体化症状从不挑人,财富也无法成为 “免罪符”。 当心理压力转化为身体不适时,盲目硬扛往往适得其反,掌握科学的调节方法才是关键。 掌握科学调节方法 规律作息,稳住身体 “生物钟” 紊乱的作息会加剧身体的不适感,尽量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,避免熬夜或过度补觉。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通过泡脚、听轻柔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,让身体和情绪同步进入舒缓状态。 适度运动,释放内在压力 选择散步、瑜伽、慢跑等温和的运动方式,每周坚持 3-4 次,每次 30 分钟左右。运动时身体会分泌让人愉悦的物质,既能缓解肌肉紧张,又能疏导负面情绪,减轻躯体化症状的困扰。 主动倾诉,打破情绪 “闭环” 不要独自承受压力,找信任的家人、朋友倾诉感受,或通过写日记、绘画等方式表达情绪。把内心的焦虑 “说出来”“写下来”,能避免负面情绪在心里堆积,减少对身体的影响。 专注当下,练习 “正念放松” 当出现躯体不适时,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慢慢吸气再缓缓呼出,感受身体的变化。日常也可以通过冥想、正念训练,培养对情绪的觉察力,避免被焦虑裹挟。 结 语 躯体化症状是身体发出的 “情绪警报”,及时调整生活状态、疏导心理压力,才能让身心重新回归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