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警惕!持久易怒、兴趣消退,青少年这些 “叛逆” 表象下藏着心理困境。

发布时间:2025-10-13

前 言


不少家长和老师会把青少年的持久易怒、对爱好冷漠、睡眠食欲剧变,当成 “青春期叛逆”,其实这些情绪行为异常背后,藏着需要重视的原因。


情绪异常的原因



压力堆积难释放


学业竞争、对未来的担忧,或是班级里的人际压力,会慢慢在心里积压。青少年还没学会成熟的调节方式,只能通过发脾气、回避兴趣来 “对抗” 压力,时间久了就显露出异常。



社交困境没人懂


可能在同伴中被孤立、被误解,或是线上社交热闹却没真实联结,心里的孤独和委屈无处诉说。这种社交里的挫败感,会让他们变得冷漠、暴躁,甚至逃避与人接触。



家庭互动有偏差


有的家长过度关注成绩,忽视孩子的情绪需求;有的家庭沟通少,孩子感受不到理解。当孩子想倾诉时没得到回应,就会用极端的情绪行为来 “表达” 自己的不满。



科学干预


首先,“耐心听比急着说重要”。当孩子发脾气或沉默时,别急着指责 “你怎么这么不懂事”,而是说 “我看到你现在很难受,愿意和我说说吗”。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,才会愿意敞开心扉。


其次,“帮他找到释放出口”。根据孩子的兴趣,陪他做喜欢的事 —— 比如一起打球、画画,或是去户外散步。在投入兴趣的过程中,压力会慢慢释放,情绪也能逐渐平复。


最后,“调整家庭互动节奏”。每周留固定时间和孩子聊轻松的话题,少提成绩和要求,多聊他的朋友、喜欢的游戏。让家庭成为孩子的 “安心港湾”,他才会更有勇气面对外界的压力。


结 语


青少年的情绪异常不是 “故意作对”,而是需要被看见的信号。多一份理解和引导,才能帮他们慢慢找回平稳的情绪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