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抽动障碍孩子变多?电子屏幕、学业压力竟是诱因,这些环境坑要避开。

发布时间:2025-10-26

前 言


不少家长发现,身边有抽动表现的孩子好像变多了 —— 频繁眨眼、清嗓子、耸肩,这些看似 “调皮” 的动作,可能和环境中的诱因密切相关。


抽动症的常见成因



第一是电子屏幕过度使用。


孩子长时间盯着手机、平板,屏幕强光和快速切换的画面会刺激视觉神经,还会让身体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,容易诱发抽动反应;



第二是学业压力叠加。


作业太多、频繁考试,或是家长过度关注成绩,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焦虑中,压力没处释放,就可能通过身体抽动表现出来;



第三是生活节奏太紧张。


比如频繁赶时间、作息不规律,或是家庭氛围常处于争吵、压抑的状态,孩子的情绪和身体都得不到放松,也会增加抽动的可能。



4 个干预措施



控制屏幕使用时间


每天规定孩子用电子设备不超过 1 小时,且每 20 分钟让眼睛休息 5 分钟,陪他做些户外活动,比如拍球、散步,让身体和神经都能放松。



给学业 “减减负”


别把成绩当成唯一标准,作业多的时候帮孩子拆分任务,避免熬夜赶工;考试前多鼓励少施压,告诉孩子 “尽力就好”,减轻他的心理负担。



打造轻松家庭氛围


少在孩子面前争吵,每天留 20 分钟和孩子聊些轻松的话题,比如学校的趣事、他喜欢的玩具,让孩子在家人面前能自在表达情绪。



规律作息别打乱


固定每天睡觉、起床的时间,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;饮食上少让孩子吃辛辣、过甜的零食,多吃新鲜蔬果和杂粮,帮身体维持稳定状态。


结 语


干预抽动关键在 “早留意、慢调整”,家长不用过度焦虑,通过改善环境、多给孩子陪伴,就能帮他慢慢找回舒适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