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 > 新闻动态 > 健康科普

校园暴力易盯上哪类孩子?家长早了解早引导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1

引言


校园里的恶意行为往往不是随机发生的,那些看起来 “好欺负”“易孤立” 孩子,更容易成为目标。提前了解这些特征,不是给孩子贴标签,而是帮家长更好关注孩子、引导孩子。


3类孩子


性格过于内向、胆怯

这类孩子平时不爱说话,遇到矛盾习惯忍气吞声,被欺负后也不敢告诉老师或家长。比如被抢东西只会默默流泪,被推搡也不敢反抗,施暴者会觉得 “欺负他没代价”,进而变本加厉。


社交能力较弱、朋友少

因不善表达或兴趣独特(如爱独自看书、不参与集体游戏),难融入同伴圈子,身边缺乏朋友。遇到恶意时无人帮忙制止或作证,易被施暴者 “瞄准”。


外表或行为 “与众不同” 

如体型过胖 / 过瘦、穿着特别,或有说话慢、紧张手抖等特殊习惯,可能被嘲笑、起绰号。若孩子因这些 “不同” 自卑、不敢反驳,也可能成为被欺负的对象。


结语

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的社交状态:比如问问 “今天和同学玩了什么游戏呀”,鼓励孩子分享校园生活;若发现孩子怕上学、不敢提某几个同学,别忽视,耐心引导他说出感受,同时教孩子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