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,这一心灵的阴霾,有时会以躯体化的形式出现,让患者饱受身体不适症状的困扰。这些症状并非源于身体疾病,而是心理因素的映射。那么,面对躯体化抑郁该应对呢?
3・21世界睡眠日敲响健康警钟,青少年群体睡眠问题凸显。专家陆林院士警示,家长为提分压缩孩子睡眠时间实属本末倒置,充足睡眠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基石,关乎身体发育与精神健康双重需求。
全国十大杰出精神心理专家团联合会诊,活动时间:2025年3月17日~31日
在青少年成长的旅程中,遭遇厌学困境并最终成功复学,家庭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一个充满理解、支持与引导的家庭环境,能为孩子驱散阴霾,重新点燃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情。
当青少年卷起衣袖、裤腿,那些不该出现在他们皮肤上的伤痕,像沉默的嘶吼。这些非自杀自伤行为,是他们内心痛苦的独特表达。是什么让花朵般的他们,选择用伤害自己身体来宣泄情绪?